歡迎光臨睢寧新聞網!
關鍵字搜索

讓高原駐訓官兵溫暖過冬

時間:2022-11-17 14:40來源:中國青年報 作者:睢寧新聞網 點擊:

  11月初,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喀喇昆侖高原駐訓場已進入了寒冬模式,這里夜間的平均溫度已經降至零下20攝氏度。

  “室外雖然寒冷,但官兵心里暖和。”看著陽光板房外被皚皚白雪覆蓋的高山,新疆軍區(qū)某團中士陳琳說,近年來,各種過冬保障設施以及防寒物資相繼引入高原駐訓場,來這里冬季駐訓的官兵們實現了“溫暖過冬”。

  陳琳忘不了,2019年他第一次參加高原駐訓,那時也是冰天雪地,下哨后回到帳篷里就急匆匆往火爐里添煤,手凍得哆哆嗦嗦的,煤塊都夾不住。

  “一轉眼4年過去,現在各方面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。”陳琳說,“今年駐訓以來,從衣物、鞋子到睡袋,上級保障部門已經為我們配發(fā)了好幾個批次的防寒被裝。這些防寒被裝大多為羽絨質地,輕量便攜的同時,防寒防風等功能也得到了強化。”

  寒風呼嘯的高原上,白天早上的溫度在零下15攝氏度左右,而官兵們居住的第三代陽光板房里,溫度保持在舒適的21攝氏度。

  “穿得好也要住得好,我們現在居住的第三代陽光板房類似一個保溫方艙,外部采用隔熱材料,通過太陽能光伏板供電,經熱輻射和發(fā)熱磚取暖,在電暖氣的輔助下,能達到一個常態(tài)化的舒適溫度。”該團保障處助理員徐建介紹說,“通過集成化建設,板房里還配套了飯?zhí)、學習室、活動室、淋浴間、生態(tài)廁所等,整體住宿條件與駐地營區(qū)樓房差不多。”

  “之前哪敢想啊,在高原駐訓,訓練回來還能洗上熱水澡。”在該團淋浴間,陳琳打開了位于門口處的“暖風炮”,隨即一股熱浪伴隨著火焰噴涌而出。“這個‘暖風炮’可比暖氣好使多了,開的時間稍微長一些,就感覺像在蒸桑拿了。”

  “時代在進步,保障也在跟進。我們的原則就是以官兵為本,向戰(zhàn)斗力生成而行。”該團保障處處長崔征介紹,入冬前,在上級統(tǒng)一調配下,團里為官兵配置了一大批特需的物資和設施設備。其中,供(制)氧設備是重點配置物資。

  陳琳回憶說,早年上高原,那時候對缺氧沒什么概念。后來時間長了,大家發(fā)現一些官兵出現掉頭發(fā)、牙齦腫痛等問題,其實都是在高原上長期缺氧導致的。

  “今年就不一樣了,從制氧方艙到便攜式制氧器,從彌散式制氧機到微型高壓氧艙,我們應有盡有。晚上睡覺時氧氣瓶就在床頭,日常休息可以去有彌散式制氧機的活動室,也可以選擇去微型高壓氧艙房進行理療保健,執(zhí)勤站崗的時候還能使用便攜式制氧器。”陳琳說,“整個駐訓場就像是一個超大的氧吧。”

  “現在各連隊使用的某型便攜式制氧器采用脈沖供氧技術,能根據官兵呼吸狀態(tài),自主進行供氧流量及節(jié)奏的調整,最大氧流量1L/分鐘。室外酷寒條件下,可以為站崗和巡邏的官兵連續(xù)制氧3個小時以上,滿足官兵們日常需求。”該團軍醫(yī)胡凱介紹說,今年駐訓以來,許多由于長期缺氧引發(fā)的高原病得到了根本抑制,像腦水腫、肺水腫等重大疾病的發(fā)病概率,更是降到了歷史最低。

  “我們常說,伙食連著戰(zhàn)斗力。現在恒溫菜窖在每個點位都建設起來,蔬果可以存放很久,我們隨時都能吃上新鮮蔬菜了。”陳琳介紹說。

  在該團裝甲步兵四連恒溫菜窖,走進去后就可以看到,在煤爐和頂棚透明吸熱板的配合作用下,菜架旁的溫度表顯示室溫是8攝氏度,達到了儲存蔬果適宜的溫度條件。菜窖內,懸掛在橫梁上的是大白菜和炊事班自制的臘肉,整齊擺放在存儲筐內的洋蔥和黃瓜已經保存一周多,依然非常新鮮。

  “除了恒溫菜窖的建設,我們還進行了主食、肉食,以及各種干糧的儲備,確保在極端特殊情況下,官兵們依舊能夠吃飽、吃好。”該團裝甲步兵四連指導員朱紅達介紹說。

  裝備是官兵的第二生命,在該團勤務保障營可以看到,一場大雪過后,官兵們正在抓緊搭設保溫車庫。“保溫車庫建成后,通過保溫板和蒸汽鍋爐的作用,確保車輛在極端嚴寒條件下也能始終保持良好的機動和作戰(zhàn)性能。”該團裝備助理郭岐峰說。

  “駐訓場的冬天越來越溫暖了。”陳琳感嘆,這些年,喀喇昆侖高原駐訓場的諸多進步,是強軍興軍征程不斷邁進的一個縮影。

 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不久,該團官兵在駐訓場各點位持續(xù)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,廣大官兵紛紛表示,將用好用實這些優(yōu)質資源,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,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不斷努力。

  “強軍十年是非凡的十年,我們的后勤保障能力和備戰(zhàn)打戰(zhàn)能力同頻提升。我們會充分利用好這些優(yōu)質保障條件,在持續(xù)服務官兵的同時扎實搞好練兵備戰(zhàn),確保部隊召之即來、來之能戰(zhàn)、戰(zhàn)之必勝。”該團團長孫子龍說。

  鄒文川 黃辛舟 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 張博 來源:中國青年報

責任編輯:高秀木
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